导读:不知何时起,蜂蜜容易买到歪货,几已成为老百姓的生活“常识”。即便如此,成都市民陈女士却没料到自己最近19元网购的一罐蜂蜜竟然假得离谱:没一丁点儿蜂蜜味,喝起来跟白糖水没有两样。
女子网购“农家蜂蜜”似白糖水
中国青年网讯,说起买蜂蜜这事儿,市民陈女士有些哭笑不得。
1月初,她在浏览网页时,发现一款网售促销蜂蜜。“卖家说,这是来自秦岭的农家蜂蜜,味道绝对纯正。”随后,她看到该款蜂蜜销量已达上千瓶,并且19元一罐的价格喜人,便购买2瓶来试试。三天后,蜂蜜如期送到,可打开精美的外包,陈女士便发现不对劲儿,“颜色比以前淡很多。”随即,她舀了一小勺兑水,“喝第一口,就感觉满口的白糖味,这哪是槐花蜂蜜嘛?”与陈女士一样,市民李先生也遭遇过“假蜜”困扰。此前,他在网店看到一款做活动的蜂蜜,售价仅为7.9元一罐,“一罐有500克,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买了两罐。”李先生说,打开一罐,喝过一次,第二天就拉肚子,“就把剩下的都扔了。”
2月13日,记者搜索了陈女士此前购买蜂蜜的网店,此前该店所售秦岭农家蜂蜜已全部下架。随后,记者在一家网购平台,输入“蜂蜜”字样进行搜索,发现存在众多的售蜜网店。其中,最便宜一款仅为每罐5.9元,而一般的则在数十元不等。当天下午,记者走访了锦江区岳府街、青羊区太升南路附近的多家超市,蜂蜜价格悬殊较大,但只有少有的几家店铺,能够出示蜂蜜检测证书。经营蜂蜜网店长达4年的吴女士告诉记者,目前蜂蜜市场的确鱼龙混杂,真假参半,“低于蜂蜜成本进行大量销售的,大多都是假蜜或者添加蜜。”吴女士说,假蜜大致可分为两种:一是用真蜜加水,再加甜蜜素等混合,标签仍标注的蜂蜜;另一种则用玉米糖浆、大米糖浆等勾兑而成,不含一丁点儿的蜂蜜,同样也被标注为蜂蜜销售。
蜂蜜市场鱼龙混杂,消费者又非专业人士实难辨别真假,?
根据我国目前的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、《民法通则》、《合同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。
一、协商解决
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,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,在自愿、互谅的基础上,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、讲道理,分清责任,达成和解协议,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。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、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,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,它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。事实上,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。
二、投诉、调解
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,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,可以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,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。
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、信函、面谈、互联网形式进行。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,都要讲清楚以下内容:一是投诉人基本情况。即投诉人的姓名、性别、联系地址、联系电话、邮政编码等。二是被投诉方的基本情况。即被投诉方名称、地址、电话等。三是购买商品的时间、品牌、产地、规格、数量、价格等。四是受损害的具体情况、发现问题的时间及与经营者交涉的经过等。五是购物凭证、保修卡、约定书复印件等。
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,可以请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行政程序解决争议,与其他争议解决途径相比,申诉具有高效、快捷、力度强等特点。
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后,如果与经营者协商和解,达成和解协议的,可以撤回申诉,请求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调解书。如果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,可以撤回申诉,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。
三、诉讼解决
如果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可以撤回申诉,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提起讼诉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
(1)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;
(2)有明确的被告;
(3)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、理由;
(4)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。
符合以上条件的起诉,人民法院才会予以受理。
导读:不知何时起,蜂蜜容易买到歪货,几已成为老百姓的生活“常识”。即便如此,成都市民陈女士却没料到自己最近19元网购的一罐蜂蜜竟然假得离谱:没一丁点儿蜂蜜味,喝起来跟白糖水没有两样。女子网购“农家蜂蜜”似白糖水中国青年网讯,说起买蜂蜜这事儿,市民陈女士有些哭笑不得。1月初,她在浏览网页时,发现一款网售促销蜂蜜。“卖家说,这是来自秦岭的农家蜂蜜,味道绝对纯正。”随后,她看到该款蜂蜜销量已达上千瓶,并且19元一罐的价格喜人,便购买2瓶来试试。三天后,蜂蜜如期送到,可打开精美的外包,陈女士便发现不对劲儿,“颜色比以前淡很多。”随即,她舀了一小勺兑水,“喝第一口,就感觉满口的白糖味,这哪是槐花蜂蜜嘛?”与陈女士一样,市民李先生也遭遇过“假蜜”困扰。此前,他在网店看到一款做活动的蜂蜜,售价仅为7.9元一罐,“一罐有500克,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买了两罐。”李先生说,打开一罐,喝过一次,第二天就拉肚子,“就把剩下的都扔了。”2月13日,记者搜索了陈女士此前购买蜂蜜的网店,此前该店所售秦岭农家蜂蜜已全部下架。随后,记者在一家网购平台,输入“蜂蜜”字样进行搜索,发现存在众多的售蜜网店。其中,最便宜一款仅为每罐5.9元,而一般的则在数十元不等。当天下午,记者走访了锦江区岳府街、青羊区太升南路附近的多家超市,蜂蜜价格悬殊较大,但只有少有的几家店铺,能够出示蜂蜜检测证书。经营蜂蜜网店长达4年的吴女士告诉记者,目前蜂蜜市场的确鱼龙混杂,真假参半,“低于蜂蜜成本进行大量销售的,大多都是假蜜或者添加蜜。”吴女士说,假蜜大致可分为两种:一是用真蜜加水,再加甜蜜素等混合,标签仍标注的蜂蜜;另一种则用玉米糖浆、大米糖浆等勾兑而成,不含一丁点儿的蜂蜜,同样也被标注为蜂蜜销售。蜂蜜市场鱼龙混杂,消费者又非专业人士实难辨别真假,?根据我国目前的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、《民法通则》、《合同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。一、协商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,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,在自愿、互谅的基础上,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、讲道理,分清责任,达成和解协议,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。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、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,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,它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。事实上,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。二、投诉、调解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,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,可以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,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。消费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、信函、面谈、互联网形式进行。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,都要讲清楚以下内容:一是投诉人基本情况。即投诉人的姓名、性别、联系地址、联系电话、邮政编码等。二是被投诉方的基本情况。即被投诉方名称、地址、电话等。三是购买商品的时间、品牌、产地、规格、数量、价格等。四是受损害的具体情况、发现问题的时间及与经营者交涉的经过等。五是购物凭证、保修卡、约定书复印件等。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,可以请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行政程序解决争议,与其他争议解决途径相比,申诉具有高效、快捷、力度强等特点。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后,如果与经营者协商和解,达成和解协议的,可以撤回申诉,请求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调解书。如果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,可以撤回申诉,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。三、诉讼解决如果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可以撤回申诉,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提起讼诉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(1)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;(2)有明确的被告;(3)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、理由;(4)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。符合以上条件的起诉,人民法院才会予以受理。